如何在巨變的世界中,讓自己更強大,走向職業巔峰,是每個人逃不開的終極話題。
未來無法預測,但我們可以選擇改變現在。與其被淘汰,不如主動出擊。
抱怨無用,擁抱變化才能抓住機會
失去過工作的人,才能明白上班帶來的價值感和確定性,是其他事物代替不了的。
知乎有個問題是:失業了,還是要每天假裝去上班是種什麼體驗?
有位網友說,他被裁以后,覺得憑借個人資歷,找份新工作很容易,就沒有和家人說。
但2個月陸續投遞了幾十份簡歷,都石沉大海。
每個月要交房貸、車貸,孩子還小,如果告訴妻子,擔心她的安全感會崩塌。
父母年歲大了,身體不好,他們知道的話,指不定擔心成什麼樣子,只好獨自消化。 成年人連崩潰,都是無聲無息的。
這位網友的遭遇是很多職場人的縮影,但你的選擇不同就有不同結局。
有人擁抱變化,用這段時間,研究市場變化和行情,鍛煉身體,開始學習新的技能,調整心理預期,找到了新工作。
有人被負面情緒綁架,在網絡抱怨自己時運不濟,負能量爆棚,這樣下去只會讓工作和生活都陷入僵局。
再講一個故事:
稻盛和夫大學畢業時,進入一家生產陶瓷的公司。加入不久,他發現領導總是唉聲嘆氣,把「我真倒霉啊」掛在嘴邊,遇到難題總有借口。
比如新材料研發失敗,領導認為是研發太難了,他們根本做不到;訂單被取消了,領導認為是客戶太挑剔。
員工們被影響,也開始抱怨,都不認真工作。公司瀕臨破產,連員工工資都是靠貸款支撐。
稻盛和夫為此很痛苦,給家人寫信抱怨,想辭職離開,被哥哥反問:一個只會抱怨的人,以后能有什麼出息?
被家人拒絕后,稻盛和夫想清楚了一件事:如果自己跟別人一樣,抱怨不休、敷衍怠工,除了得到壞情緒,改變不了現狀。
所以,稻盛和夫搬到了實驗室,夜以繼日地做實驗,歷經數百次失敗,終于研究出了新材料,因此拿到了訂單,讓企業起死回生。
稻盛和夫在企業快倒掉的時候,選擇了擁抱變化、立刻行動,他研發出新材料的成就感和價值感,其他人永遠不會有。
在別人抱怨環境、抱怨領導、抱怨公司的時候,只要你擺脫這種情緒內耗,就能發現機會,立刻行動,就能迅速成長,變得越來越強大。
我們每個人至少要工作三十幾年,在這個技術爆炸的時代,新技術只會越來越多,趨勢浩浩蕩蕩,接受它,順應它,才能借力發展。
最直接、高效的方式就是,戒掉抱怨,擁抱變化,尋找挑戰中的機會,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,聚焦后才有能量爆發,才能找到成長的正確路徑。
持續學習、每日精進,成長為王
一旦你失去平台加持,自然會被那些持續學習,一直在成長的人給淘汰。
那,如何才能持續成長?可以從2個方面來講。
1.不要把平台當本事
阿里P7曾經是市場硬通貨,代表你的能力。但事實并非如此,阿里P7牛,是因為阿里牛,并不是員工本身有多牛。
很多中小公司迷信大廠經驗,也是因為錯把平台當成了個人本事,往往希望越大,失望越大。
很多大廠出來的管理者,在中小企業都會水土不服,很難成功落地。
大廠無論是平台、資源、環境,還是員工素質及專業度都很優秀,管理體系完善。
有的管理者只需要布置任務、協調資源,就能操盤項目,容易產生自己能力強的錯覺。
一旦來了中小企業,在資源、管理制度不完善,員工能力不足的現狀,項目需要管理者帶頭做,從0到1搭建體系,手把手教員工執行。
不能正確認識自己,區分出個人能力和平台能力的人,就無法適應這種變化。
不能持續學習,每日精進,就會在平台光環的加持下迷失自我,失去成長機會。
而成長,才是一個人越來越強大的核心。
2.用好TDL,讓自己持續精進
未來學家雷德蒙有個觀點:人類正在進入下一個奇點,很多人都會毫無征兆得被取代。
雖然我們無法預測出各種變化,但不要盲目悲觀。持續學習、每日精進,是你對抗不確定性最有效的方法。
實際上,完成大部分工作的底層能力是共通的,是可以通過練習和每日精進提升的。
只要你每天進步一點點,堅持一個月、一年、十年,那你一定會更優秀。
那,具體到日常工作,怎麼樣讓自己每日精進?下面, 推薦給你一個工具TDL(To-Do-List)。
在我看來,TDL是一個跟自己對話的工具。
你可以想象一個場景:早上起床以后,今天心情怎麼要?要做多少事情?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,肯定哪件事都完不成。
接下來,你可以圍繞這幾個原則繼續思考:
①要事第一
今天哪幾件事是最重要的?不要超過5個,最好是3個事, TDL的核心和關鍵就是要事第一。
比如說我今天的三件事,第一件事跟在線營銷團隊開會,第二件事就是做讀書會直播,第三件事是跟合伙人開會,討論績效激勵制度。
②目標策略
你確認好的三件重要的事情后,要接著想,每件事要達成什麼目標呢?應該怎麼做?
譬如,你今天要跟合伙人開會,那你的目標就是跟合伙人達成共識。就是在原則上保持一直,充分討論細節。
那,如何達成共識?我會給每個方案準備單獨的報告。用售賣夢想的邏輯,告訴他們:
第一,這個方案的原則是什麼?
第二,報告測算的依據是什麼?比如成本怎麼算,利潤怎麼算。
第三,數據測算。比如說針對業務前台,最好的銷售、最差的銷售關鍵數據是什麼,好的銷售管理者數據又是什麼……
你看,想清楚這些問題,就有了做事的目標、策略和方法。
③時間安排
所謂的時間安排,要根據你自己的習慣和事情來確定。核心就是把整塊時間放在重要的事情上。
比如說,我跟合伙人開會討論公司的績效激勵制度,這件事我安排了3個小時,因為它很重要,時間少了聊不深入。
④每日復盤
一整天下來,你有什麼地方做得好,什麼地方做得不好,怎麼改進。
如果你每天思考、總結,做到同樣的錯誤不犯第二次,那你的成長速度和質量都會有提升。
這樣,你才能明確自己在每個發展階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,不被噪聲干擾,在職業發展的重要階段失焦。
所謂的每日精進,無非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,貴在堅持。運氣,總是偏愛堅持的人。
最后總結一下: 如果你能利用好寶貴幾十年時間,在職場這個修煉場,借假修真、借事修人,面對挑戰時,就會多一分底氣,少一分焦慮,多一個機會,少一次后悔。
變化中除了挑戰,還藏著的機會,是我們工作、生活的主題,它不會放棄每個積極進取的人,所以,別灰心,別焦慮。
無論是技術的更新迭代,還是企業裁員和招人,都是常態,是發展路上必須經歷的新陳代謝。
與其抱怨不如立刻行動,戒掉內耗,在不斷解決問題中,持續提升個人能力,堅持每日精進,追求優秀還不夠,我們要追求卓越,這是一個人強大的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