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盛和夫:能成事的人,都會在3個方面「湊和」,比埋頭傻干管用

很多人都覺得:越是難,就越要努力奮斗,這樣才能讓自己盡快脫離苦海。

我之前就是。老闆嫌工作沒進展,那就天天加班死磕,不信磕不出來個成績。

結果呢,還是兩手空空,更被老闆嫌棄了。

難道說,死磕努力錯了嗎?

在重讀了稻盛和夫的著作后,我找到了最靠譜的答案。

書中稻盛和夫還提到:在極致努力的背后,你還需要做到「3個湊和」,才能讓你的努力更加精準,也更容易走出困境,積累出更多的財富,過上好日子。

01 第一個湊和:事情開始時

「沒有人一開始就是完美的。」——稻盛和夫

武俠小說里,經常有這樣的情節:某人閉關修煉n年,終于練成了絕世武功,一出世便打遍天下無敵手。

這也就是在小說里。

千萬別非得等著所有要素都齊全了,所有支持都到位了,再開始行動。

一是,都湊齊的情況太難、太少;二是,即使能湊齊,你也不一定能等得到。

武功高手一閉關就是10年起步,你能等10年嗎?那還不什麼都錯過了?

下次當你覺得「還沒準備好」的時候,其實可以問問自己:

到底差什麼因素? 這事是必須的嗎? 還是能一邊做,一邊補上?

一個湊和的開頭,并不代表糟糕的結尾。無論事情大小,只要關鍵要素具備了,你就不妨開始動手做。

在實踐中探索,總結,優化,一點點地向前推進,才是最快、最有效的做法。

02 第二個湊和:他人非議時

「人生如果不‘有意注意’,就沒有價值。」——稻盛和夫

當稻盛和夫的第一個公司,京瓷走上正軌后,他做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,就是要進軍通信行業。

當時,電信業只有NTT一家獨大。對方不僅有強大的技術力量,更有穩定的客戶基礎。而且,做通信投入巨大,要建基站,搭網絡,第一階段投資就已經遠超京瓷的日常流水。

這不是拿雞蛋往石頭上磕嗎?所有股東都投出了反對票。

但,稻盛和夫不這麼想。

他覺得,國外的電信資費都比日本便宜,如果能打破壟斷,對民眾來說就是件好事兒。

可光想「做好事」,是很難說服股東的,怎麼辦?

當別人拒絕你、反對你時,你首先得能湊活,不拿他們的意見當回事。然后再用「有意注意」的方法,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

什麼是「有意注意」?

就是說,你要帶著明確的目的,將所有意識都集中在一件事身上,進而找到排除非議的證據。

比如說,當時的稻盛和夫,不僅預見出人們用手機「在任何時間、任何地點、與任何人」溝通的通信時代必然來臨,更是清晰地看到了這個產業的經濟潛力,甚至將以怎樣的價格、規格在市場上進行交易。

這些數字,并不是稻盛和夫的天馬行空。

而是因為他通過京瓷的半導體零部件業務,對這個行業的更新速度、規格以及成本都非常了解,才做出了如此精確的預測。

所以,下次如果有人對你做的事情提出異議,不妨先別急著跳出來和他理論。

畢竟很多事情都是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」的。

跟他們湊活一下,回頭抓緊時間在「有意注意」上下功夫,你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順。

03 第三個湊和:遭遇失敗時

誰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。

在稻盛和夫看來,一時的順利或失敗,并不能定義我們的人生。

比如說,有的人一開始做得很順,上學學習好,畢業后工作順利,似乎在他面前就沒有什麼難事。然后這個人的自信就漸漸變成了自大……這時,一旦出現困難、遭遇了失敗,他很可能會瞬間喪失斗志,覺得自己啥也不是,連翻盤的力氣都沒有了。

人生很長,是一個比拼耐力的過程,如果被一時的挫敗所擊倒,那你損失掉的就是剩余的人生。

所以,下次當你遭遇失敗時,就別把它太當回事,而是看成是人生中的一次考驗,來磨礪自己,從而讓自己擁有更加優秀的人格。

你就贏了!

04 寫在最后

俗話說,世界上就怕「認真」二字。

但有的時候,你還真不能「太認真」。

你完全可以在——

事情開始時,戒掉「完美主義」; 他人非議時,用「有意注意」回擊; 遭遇失敗時,把它當成考驗。

畢竟,我們的時間、精力都非常有限,好鋼用在刀刃上,集中力量才能干成大事,你說是不?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