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學上有個定律,叫「竹子定律」。
竹子在前幾年的生長過程中,是十分緩慢的,前幾年只能成長幾厘米;但是,在看不見的地面下,竹子的根部在茁壯成長。
從第五年之后,竹子每年的成長過程可以用「飛快」來形容,每天成長的速度在幾十厘米,短短幾個月時間就能成長到十幾米的高度。
而當竹子成長后,他們的生命力也是十分頑強的。
即便有再大的風,竹子也能夠做到「順著風勢彎曲」,而當風吹過的時候,竹子就能憑借堅韌的身軀回歸原位。
關于竹子定律,其實有兩層含義。
第一層:只有長時間的積累,才能夠做到「厚積薄發」;一個人前半生沒有大的成績,并不能否定這個人后半生。
第二層:順勢而為,并非是內心不夠堅定,而是一種隱忍;只有內心堅定,才能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。
其實,對于生活中那些有出息,有本事的人來說,他們身上往往具備著常人所不及的特質。
-01
第一個特征:堅忍
一個有本事的人,內心往往堅強且有足夠的忍耐力。
有個有趣的定律,叫「蘑菇定律」,指的是:人在成長的過程中,也會經歷如同蘑菇生長一般的經歷;開始的時候,經歷著外界的詆毀與指責,但熬過了這個過程后,人才能夠爆發出更大的潛力。
在生活中,這跟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軌跡和經歷都有著很相似的聯系。
蘑菇在成長初期,它們是用「污穢」的養料培養出來的,經歷了成長初期陰暗環境,最終才變成了一朵朵蘑菇,變成了有價值的食物。
而對于人來說,在成長的過程中,也會歷經各種各樣的磨難和打擊。
比如:
有些人在剛剛進入新公司的時候,被同事排擠,不被人賞識,只因為他做得不夠好,表現不夠優秀。
但歷經了種種的白眼,非議,嘲諷與貶低,他變得越來越堅定,忍耐力越來越高。
最終,他獲得了令人羨慕嫉妒的成績。
所以說,人生前半場的磨難也好,壓力也好,都是對我們每個人的考驗。
就像《西游記》里面唐僧師徒幾人取經,歷經了各種磨難,他們最后才能獲得成功。
人的一生,就像在修行,一邊修習自己的內心,一邊掌控自己的行為。
只有經歷鍛煉,磨難,才能讓我們的身心更加強大。
-02
第二個特征:堅韌
堅韌與堅忍,是不同的特質。
堅忍更著重說明這個人的忍耐力,抗擊打能力都很強,能夠隱忍別人所不能忍,才能成就更堅定的內心。
而堅韌,則是一個人的韌性。
有些人韌性很差,稍微遇到了一點兒折磨和困難,就選擇了放棄。
但也有一些人,韌性十足,就像是「不倒翁」;他經歷的壓力越大,就越是能夠反彈出更強的潛力。
反之,給他的壓力小了,他的進步反倒是沒有那麼快。
在心理學上有個類似的效應,叫「飛輪效應」。
飛輪在靜止的時候,一個人轉動它,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。
可是當飛輪轉動起來時,一個人想要操控它一直旋轉下去,卻無需花費多麼大的力氣。
這是因為,飛輪的速度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,臨界點之前,需要更多的人力,臨界點之后,則需要很少。
這個心理學效應的意義在于:
很多事情,量變才能產生質變,當你以為自己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,再多堅持一下,說不定你就突破了那個臨界點。
就像我們長跑一樣,你跑5圈或許到達了你的臨界點,可你再堅持一圈就會發現,你身體里爆發出了更多的潛力,還能夠再多跑幾圈。
人生就是如此,不斷地磨煉自己的「韌性」,讓自己變得愈發堅韌,才能讓你有更多的收獲。
如果稍微遇到了一點兒困難就放棄,那這個人又能有多少成就呢?
-03
第三個特質:虛心
「木桶理論」想必大家都聽說過:
決定一個木桶能夠容納多少水,并不是那塊最長的木板,而是最短的木板。
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也是如此,決定一個人成就的,有時候并不是這個人的優點,而是這個人的缺點。
就像我們讀書參加大學聯考的時候。
一個學生偏科很厲害,只有語數英成績好,其余的學科成績卻很差;這樣的成績,往往不會取得好的結果。
還有另一個學生,每一科都算不上很優秀,可勝在均衡,而這個學生往往能夠獲得很不錯的成績。
人生,工作,愛情都是如此。
一個人的長處固然有閃光點,可只有完善缺點,彌補自身的不足,才能有更大的優勢。
這就告訴我們:
無論何時,都不要「眼高手低」,更不要認為自己就是最好的。
虛心地向他人請教,才能讓你有更多的能力。